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天马踏歌:武威文旅的千年传承与时代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17:42:00    

原标题:天马踏歌:武威文旅的千年传承与时代新生

冰沟河

古浪八步沙

河西都会

红崖山水库

雷台

马牙雪山帐篷营地

青土湖

天梯山石窟

文庙

第一缕晨光越过祁连山的雪峰,河西走廊便镀上一层金红,武威城在这光芒中缓缓“苏醒”。

历史的回响:文化瑰宝熠熠生辉

踏上武威的土地,仿佛踏入一条时光隧道,历史的回响在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古迹中激荡。

雷台景区,无疑是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文化地标之一。1969年,当那尊小巧却震撼世界的铜奔马破土而出,一个关于汉代的传奇故事也随之被唤醒。这匹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骏马,承载着古人对速度与力量的极致追求,如今已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更是武威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走进景区,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人们仿佛能看到当年大汉王朝的金戈铁马,感受到那个时代雄浑豪迈的气魄。游客们站在铜奔马前,目光被其矫健的身姿深深吸引,惊叹于古代工匠鬼斧神工的技艺,纷纷举起相机,想要留住这跨越千年的灵动瞬间。

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宛如一座儒家文化的殿堂,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红墙黛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间处处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这里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祭拜孔子的圣地,更是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每逢重大节日,文庙内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身着汉服的学子们正衣冠、诵经典,向至圣先师孔子行礼,古老的仪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让人们深刻领略到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内涵。漫步在文庙的庭院中,抚摸着古老的石碑,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仿佛能听到昔日朗朗的读书声。

站在天梯山石窟的栈道上极目远眺,黄羊河水库的碧波倒映着石窟的剪影,大佛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慈悲的目光穿越十六个世纪的风沙……天梯山石窟,这座有着“石窟鼻祖”美誉的艺术宝库,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山水佛云浑然一体,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大佛静静地端坐在石窟中俯瞰着世间万物,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石窟内精美的壁画和佛像,虽历经岁月侵蚀,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古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自然的馈赠:诗意山水引人入胜

武威的自然之美,是上天赋予河西走廊的慷慨馈赠。这里既有雪山草原的清新灵动,又有大漠戈壁的雄浑壮阔,多样的地貌孕育出无数令人惊叹的奇观。

天祝三峡的风光则带着高原的纯净与神圣。这里是藏族聚居区,雪山、森林、草原、溪流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卷。夏季的草原上,牦牛和羊群像散落的珍珠,牧民的帐篷前飘着经幡,远处的马牙雪山终年积雪。挤牛奶、做酥油茶,傍晚围坐在篝火旁,听藏族姑娘唱古老的歌谣,看小伙子们跳热情的锅庄……每一丝空气都带着青草的芬芳,每一次呼吸都让人身心舒展。

祁连山冰沟河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走进景区,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马兰花海如梦幻的紫色地毯,铺展在山间;森林飞瀑奔腾而下,气势磅礴,奏响了大自然的雄浑乐章;尼美拉大峡谷更是神奇,“六月冰河、冰上开花”的奇观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游客们漫步在景区的栈道上,或拍照留念,或驻足欣赏,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馈赠,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慰藉。

苏武沙漠景区则展现着另一种极致的美。站在沙漠边缘眺望,连绵的沙丘如同金色的波浪,一直延伸到天际。而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让这片荒芜之地焕发着艺术生机。苏武沙漠景区内的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用全新的生态理念、文化符号和艺术风格,将茫茫大漠装点成充满诗意的“雕塑艺术之洲”。一件件雕塑作品耸立在沙丘之上,与浩瀚的沙漠、广袤的蓝天相映,展现出生态的强大张力。旁边的“摘星小镇”,配有天文观测台、天文科普馆,游客仿若置身火星,躺在沙漠中,仰望星空,仿佛伸手就能摘到夜空中那颗属于自己的星辰。

文旅融合:奏响发展新乐章

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馈赠,为武威的文旅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武威市立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聚力打造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特别是抢抓高铁开通的重要机遇,推动文化旅游更深层次融合、更高质量发展,让古老的文化在旅游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古浪县的文旅蜕变堪称典范。在“丝路要塞·红色古浪”的品牌引领下,古浪县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峡峰村红色美丽村庄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建设了“一场两厅一长廊”。红色文化展厅通过历史实物、图文展板、声光影像等载体,生动再现了红军西路军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和古浪人民支援红军的感人事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接受红色教育。与此同时,峡峰村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推动红色村庄“颜值”与“内涵”双提升,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民宿餐饮等产业,目前已建成高标准民宿15家。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还能在温馨舒适的民宿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

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武威不断创新“文旅 + ”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新业态、新体验,让游客的旅行更加精彩纷呈。

民勤县依托辽阔的沙海资源,低空观光飞行、沙漠热气球巡游等低空经济项目让游客在高空俯瞰沙海起伏的壮阔肌理,以“上帝视角”解锁与荒漠共舞的独特浪漫,在天际线与沙丘的交融中感受自然与科技碰撞的新奇体验;凉州区在节日期间,以“丝路古韵 + 时尚新潮”为核心,在文庙、十七巷或雷台景区周边,引入凉州贤孝、凉州攻鼓子非遗展演,并与现代音乐节、潮流市集同台献艺,厚重的历史底蕴与跃动的现代脉搏在此激情碰撞,擦出绚丽的火花;在古浪西凉女国景区,沙漠越野车、星空露营等项目深受游客喜爱,让人们在广袤的沙漠中尽情释放激情;天祝县天堂镇精品藏乡民宿集群通过“民宿 + ”模式激活文旅消费,融合藏式风情与现代舒适设计的庭院,结合草原风情烧烤、锅庄晚会,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雪域高原度假新体验。

非遗的活态传承则让传统文化有了温度。在武威市博物馆,VR真人视频讲解、VR全景漫游,以真人解说和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方式,融合多媒体和数字技术,实现博物馆展厅的线上数字化展示。凉州攻鼓子的传承人正给游客示范鼓点节奏:“这门技艺可有600多年历史啦,过去靠老艺人口传心授,差点断了代。现在借着文旅融合搞展演和体验,不光能让老手艺活起来,还能让更多人知道咱凉州人的精气神。”游客们跟着鼓点笨拙地挥臂、踏步,虽然动作生疏,但敲完一段后都兴奋地拍着手,把这份热闹又激昂的体验牢牢记在心里。

此外,武威还通过“线上 + 线下”联动宣传,全方位打造“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的城市品牌。举办“四省十二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西安、太原宣传推介会、“5·19中国旅游日”等活动,围绕“五一”文旅促消费活动,推出主题活动100余项,累计参与人数达9.8万人次;拍摄发布“甘肃旅游我代言”等宣传短视频、图文信息300余条,全网浏览量820余万人次。这些活动和宣传,让武威的文旅品牌越擦越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座城市的魅力。

2025年的武威,一座被历史厚爱的城市,正在用文旅融合的画笔,重新勾勒自己的轮廓。

未来可期:向着新目标砥砺前行

祁连山下的天祝藏寨,经幡在晨光中轻舞,非遗传承人正将唐卡的矿物颜料细细研磨,指尖沾染着雪山的清辉;沙漠边缘的“摘星小镇”,天文观测台的镜头已对准渐褪的星辰,等待着体验星际漫游的游客;而市区的文庙内,晨读的孩童正吟诵着“葡萄美酒夜光杯”,古老的诗句与窗外高铁驶过的鸣笛奇妙交融……

未来,武威将继续深化“文旅 + ”战略,推动全域旅游向高端化、精品化迈进。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聚焦延链强链补链,用足用活用好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入规企业培育力度,发挥景区联盟、酒店联盟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文旅产业要素集群,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在市场环境优化方面,全面拓展智慧旅游服务应用场景,开展“微笑武威”“文化武威”服务提升行动,细化完善冰沟河、河西都会等核心景区文旅服务功能,争取冰沟河5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过国家景观质量评审,加大国家A级旅游景区、全国等级民宿、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国字号”品牌培育;在消费势能释放方面,认真落实国办18项繁荣文旅消费措施,深度融合“文旅 + 百业”,深度挖掘资源潜力,深度放大“高铁效应”,培育特色沉浸式文化街区、实景剧本游项目、汉宫夜宴、汉服旅拍等多种形态文旅新场景,确保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花费均增长25%以上;在产品供给拓展方面,持续放大“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影响力,推出以治沙造林、非遗传承、历史体验、品味诗词为主题的“大研学”产品,将武威打造成为知名研学旅行目的地。同时,研发AR、VR数字文创,拍摄AI文旅短剧,提升博物馆VR讲解和3D全息投影展示,拓展数字文旅消费新空间;在文化遗产转化方面,深入实施文物保护提质、研究阐释突破、活化利用创新、安全守护夯基“四大行动”,扎实推进“两长一黄”国家文化公园武威段建设,推动武威市博物馆创建国家卓越博物馆,打造非遗工坊,全面彰显武威历史文化名城新魅力;在引客入武方面,加强与“河西五市旅游联盟”、甘新蒙青“四省十二城”区域文旅联盟的交流合作,高质量开展“跟着艺术游甘肃”武威专场、万人健步行、天祝赛马会等活动,多措并举在快手、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话题营销,策划推出“跟着短剧游武威”“跟着赛事游武威”系列活动,力促武威文旅破屏出圈、火爆全国。

从雷台汉墓的青铜回响到冰沟河的林海涛声,从沙漠雕塑的艺术张力到智慧文旅的数字浪潮;当游客的脚步踏过古城的青石板路,当手机镜头定格下雪山与沙漠的奇观——这是历史的苏醒,是未来的邀约,也是这座城市关于文旅故事的生动注脚。

你看!雷台景区的铜奔马仿佛抖落了千年尘埃,正欲振翅——像一位灵动的向导,驮着丝路驼铃的悠远回响,载着古城新姿的鲜活气息,沿着高铁延伸的轨迹,把武威的汉韵唐风、雪山大漠、非遗烟火都送到远方,等着每一位旅人,接过这份跨越千年的文旅请柬。(张尚梅 马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