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近代第一城”奏响运河乐章
2025-08-14 14:26:00
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明天即将盛大开幕!值此盛事将启之际,“水韵江苏”特推出全新专栏“运博时间”。近年来,江苏通过出台实施规划、保护规划,建成博物馆,举办论坛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古老运河焕发时代新光彩。跟着专栏解读水波流转间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澎湃向前的经济动脉。您将听见扬州古运河畔早茶铺子飘出的市井欢歌,看见苏州平江路上流淌的江南诗意,触摸徐州窑湾古镇青砖镌刻的时光印记……亲历江苏如何精心擦亮“千年运河”这张文化名片,见证其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今天带您走进南通,深度解读“江海门户”如何奏响运河交响,让古城再绽璀璨光芒。
东临黄海,南枕长江,南通这座江海交汇之城,因水而生,因河而兴。境内由通扬运河及串场河构成的运河系统,是大运河的重要支流,组成了独特的南通大运河文化带。四通发达的运河航运使得南通形成了海陆并行的水运交通网络,南北的人员、风物在这里相互交融,使之成为“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的通衢之地。如今,这里正奏响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时代交响。
运河,是南通联通全国、放眼世界的桥梁。使南通在精神上、文化上、经济上、政治上全方位融入了时代大潮流。开放包容、惠商重教、敢为人先,运河赋予江海大地的文化精神源远流长。
流淌的运河水,不仅是物资运输的通道,更是南通文明演进的见证者,承载着南通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南通运河分布在南通市广阔的地域空间,它们是古代通州境内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流域形成了海盐文化、农耕文化和近现代工业文化的历史文化脉络,留下了丰富的盐垦遗产、水利遗产、工业遗产等宝贵的文化资源。
如东国清寺曾为唐时日本遣唐使团的滞留地,其遗址是大唐东方水上丝路的历史见证。清末民初,张謇改良盐业、兴垦植棉,南通沿海垦区新镇纷纷涌现。三余垦区的大有晋公司规划有序,沟渠布局分明,凸显由盐业到农业生产转型时期的垦区特色。20世纪初的唐闸镇成为新型工商城镇,积累了大批工业档案,留下了大量厂房、仓库、码头等不可移动文物。此外,包括工艺流程、传统手工技能及先进管理模式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社区的和谐文化形态等,丰厚完整,这一切都是与南通运河共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在南通众多与运河共生的历史印记中,唐闸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运河边的唐闸古镇,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观:东岸的汤家巷保留着大片古民居,这里有展现唐闸悠久历史的唐闸印象馆,有展示南通板鹞、蓝印花布、梅庵琴派等非遗技艺的传习基地;运河西岸,则是以大生纱厂钟楼为中心,厂房、仓库、工房、办公楼兼有的大片近代工业遗产。
唐闸,兴起于明代隆庆年间,因有唐姓士绅在此建闸得名。这里地介内河外江,水运便捷,坐拥广袤棉乡。早在1895年,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看中唐闸紧邻运河的地理优势,在此创建大型棉纺织企业——大生纱厂。此后,以纱厂为轴心,陆续兴办了榨油、磨面、冶铁、蚕桑等一系列附属实业群体。唐闸成为我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还在唐闸创办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利用运河黄金河道,经营内河航运,开苏中苏北水利航运的先河。
百年沧桑后,这些工业遗产完成了华丽转身,幻化成现代文化产业园。走进运河边的“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古旧的车间内是一家家公共艺术展示空间、设计工作室、视频创作基地。“1895”是张謇先生创办大生纱厂的年份,园区所在地曾是大生纱厂附属的油脂厂和造纸厂。这片占地面积6.7万㎡的产业园区,以“工业文明活化石、时尚创意新天地”为定位,涵盖创意设计、创意工坊、创意会展、创意体验等七大功能,吸引了40多家创意设计、数字媒体、广告视频制作等方面的企业入驻,让运河边的工业记忆在现代文明中焕发新生。
运河之水生生不息,江海之城活力奔涌。近年来,南通始终践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建设提升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南通的“两带十点”,延续千年运河文脉。“两带”即如皋—白蒲盐文化集中展示带、通扬运河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集中展示带;“十点”即唐闸历史工业城镇、海门大生三厂相关工业遗存、海门常乐镇颐生酒厂、啬园、南通博物苑、余东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天生港历史地段、如皋水绘园东大街历史地段、海安城东镇历史地段、青墩历史文化名村特色展示点,形成点线结合的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在具体实践中,南通通过强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推动沿河环境整治与提升、加快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举措,让运河文化焕发新活力。对沿运河岸线老建筑的现代化改造,既保留历史风貌,又赋予其新的内涵。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南通江海文化的底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十四五”期间,南通以“江海有情・南通有请”文旅品牌为引领,打造“南通好玩”城市名片,推动文商体旅深度融合。依托运河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游、自驾游、文博游等新业态,借助苏超、南通马拉松、紫琅音乐节等热点活动,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围绕“跟着苏超游南通” 品牌,面向全省球迷推出“通通来、通通享”福利包,并结合季节性旅游资源,开展乡村旅游促消费、南通市全民文化季、2025夏日赶海品鲜狂欢季、2025东布洲国际艺术节等近50场文旅活动。
从历史深处的烟火人家,到今日的繁荣图景,运河始终是南通的生命之脉。由水生发、演绎、奔涌的南通故事,还在江海大地源源不断地上演。
2025-08-14 14:26:00
2025-08-11 09:45:00
2025-08-09 15:59:00
2025-08-09 11:13:00
2025-07-28 09:44:00
2025-07-27 17:42:00
2025-07-26 08:35:00
2025-07-25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