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传统企业争相跨界数智赛道 老产品AI时代打开新天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7:02:00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人工智能(AI)浪潮加速席卷全球,正使传统经济领域呈现从群体到个体的跨越式发展。

伴随机器人、大模型等概念在资本市场走红,一众上市公司也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启了一场科技“追逐战”:有多年业绩不见起色的老牌公司跨界逐梦机器人产业链,也有在传统市场积淀多年的优势产品,动意开发新领域新需求。

不过,采访中分析人士也指出,企业大跨步拥抱AI时代的同时,也需重视搭建自身技术“护城河”,警惕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可能出现的供给过剩效应。

传统企业大跨步拥抱AI

DeepSeek的走红,不仅让杭州深度求索公司受到行业内外瞩目,也让其位于杭州拱墅区的办公地汇金国际大厦,一时间成为热门打卡点。

企查查显示,今年2月18日刚刚成立的杭州紫星探索智能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紫星智能”)也落户于此,主营业务涉及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紫星智能由杭州莲花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下称“莲花科创”)100%持股,进一步向上追溯,该公司的实控方为上市公司莲花控股(600186)。

莲花控股前身为周口味精厂,创办历史已超过40载。历经时代变迁,曾登顶世界“味精大王”宝座的莲花品牌,也一度深陷经营困局。面对多年的转型不利,2023年莲花控股开始着力布局智能算力及配套服务业务,树立了成为AI智算综合服务运营商的新转型目标。

“数据、模型、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三大件’,而算力布局是推动后续业务的根基。目前公司已逐步形成自持算力基础,也就有了进一步拓展数智业务的‘入场券’。”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莲花紫星相关负责人就表示,通过一年多的布局,目前企业已在全国8个智算中心部署算力服务。

除代运营项目外,该公司目标是今年上半年形成1万P(算力单位,即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自持算力规模。这一规模在行业中属于第一梯队水平。除算力布局外,该公司已打造自身软件平台,推出莲花智能体DeepSeek一体机、紫星AI小程序等产品,链接上下游产业链,聚焦细分行业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不断探索转型发展路径的传统企业,不仅有莲花控股。同样在杭州,致力于机器视觉相关技术产品生产研发的利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珀科技”),正待被狮头股份(600539)并购控股。

“狮头牌”水泥是享誉国内外的老字号,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多年来,从水泥行业,到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再到电子商务,狮头股份的转型探索步伐不止,但盈利能力孱弱的问题也一直伴随左右。

据披露,利珀科技长期坚持机器视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掌握了工业机器视觉经典算法及AI算法和计算成像等核心技术,研制了可视化集成开发软件平台和高精密光学系统,可为下游众多新兴制造行业客户提供通用视觉算法软件和视觉解决方案。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实现战略转型,切入到机器视觉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狮头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电商门槛降低,大量企业涌入,导致市场高度饱和,公司近两年经营业绩承压,营收和盈利水平持续增长面临一定挑战。基于此,公司积极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寻求跨越式发展机遇。随着3D视觉、工业互联网、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的成熟,机器视觉作为数据采集、深度感知的重要工具,有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牌产品拓展新需求

新兴科技不仅让传统企业看到了转型布局的新方向,也让不少老牌产品萌生了新商机。

3月,在一个基于真实交互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及应用中心成立仪式上,机器人“夏起”以独特的半仿生面容亮相,与之一同出场的,还有去年引起广泛关注的首款仿人机器人“夏澜”。

“机器人‘夏澜’是用仿生材料打造的,面部触感自然柔软,能够模拟绝大多数人类面部表情。这样高度类人的产品,如果没有头发就大大降低了真实感。”瑞贝卡(600439)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本场发布会上,“夏澜”佩戴的假发就由瑞贝卡定制,公司也实现了在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

被誉为“假发大王”的瑞贝卡,近日与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数字华夏”)正式签立战略合作,标志着在人用领域外开辟机器人赛道。

“此次与数字华夏合作,瑞贝卡假发品牌及产品也将顺势进入具身智能领域。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探索在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零售场景中的更多可能。”瑞贝卡上述负责人表示。

近日因触及机器人皮肤概念,老牌化纤厂商神马股份(600810)也在资本市场火了一把。

挪威1X公司近期推出的Neo Gamma机器人,创新采用了编织尼龙材质作为外壳,为尼龙材质的下游应用打开想象空间。而神马股份作为尼龙66行业的领军企业,其生产的尼龙66切片、工业丝等产品,在性能上完全能够满足机器人外壳对于材料的要求。

截至3月21日盘中,神马股份股价达到9.15元/股,刷新了近三年的股价高点。公司也积极对外表示,目前国内生产的尼龙产品与国外相比并无差异,下一步公司将对尼龙应用在人形机器人方面进行研究。

机器人生产过程所需零部件,大多由传统产品衍生开发而来。机器人需求前景看好,近月来上游产业链成为资本关注热点,而抢滩入局的企业中,不少立足自身产品谋求市场拓展。

主营业务为轴承、精密机械零部件的五洲新春(603667),3月份披露与杭州新剑机电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州新剑”)签订战略合作,推动行星滚柱丝杠、微型滚珠丝杠等零部件产品和智能汽车用丝杠产品的生产配套。

在轴承套圈行业积累多年的金沃股份(300984),也在推动丝杠产品布局。该公司近期就公开表示,公司目前涉及的丝杠业务(螺母除内螺纹外的加工、滚柱的加工),其加工工艺和技术与公司现有轴承套圈业务有60%到70%的重合度,另外30%到40%经过内部评估,认为不存在太大难度。

国内精密轴及精密切削件细分市场企业德迈仕(301007),目前已具备车用丝杠类产品生产能力。在谈及汽车丝杠和人形机器人丝杠的差异时,该公司也表示,工业机器人主要采用行星减速器,摆线减速器配合滚珠丝杠完成传动,其滚珠丝杠无论从精度还是传递效率相比人形机器人丝杠要求低;人形机器人主要采取小型行星滚柱丝杠,所有部件需要大长径比,产品对关键尺寸及粗糙度有更高要求,加工难度大。未来公司将把握市场机遇,寻求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领域业务的突破与发展。

警惕扎堆布局

“新一轮数智科技潮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且深远的,可极大地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为企业创造业绩新增长点发挥重要作用。从短期来看,机器人和大模型相关产品处于发展初期,企业拓展产能是基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但市场还在培育和发展阶段,需求尚未全面爆发。”谈及近期资本市场对新兴数智市场的布局热潮,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认为,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新兴市场有望带来旺盛需求,但这需要时间来逐步实现。

当前新兴市场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部分领域仍面临技术瓶颈、成本高昂等问题,限制了需求的增量。

在他看来,传统企业跨界布局新兴市场既有利也有弊。传统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跨界进入新兴市场可以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传统企业可以将自身在资金、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加速新兴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但需要关注到,新兴市场往往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传统企业可能面临技术短板,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同时,新兴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涌入,市场竞争激烈。传统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市场规则和技术要求,否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另外,新兴市场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技术路线、市场需求等都可能发生变化。企业跨界布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投资损失。

“传统企业大跨步涉足新兴领域,需要更多的技术、资源投入,无疑存在较大风险。与其亲自下场卷基础设施布局,不如尽快去开发基于自身传统产品优势的数智化应用和服务。”资深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目前一些企业收购规模较小的人工智能公司,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加上“AI光环”,仅仅为了给资本市场讲故事,并不一定能最终应用到实践中。这种操作并不可取。

实际上,步入新时代,传统企业并不需要自己研发一套AI系统,而可以选择和百度等企业合作,就能实现生产水平的智能化升级。

对于当前资本扎堆布局数智新市场的隐患,他认为,每一次新技术、新浪潮的到来,都会带来行业的无序竞争。只有经历了供给过剩带来的市场波动后,行业才能逐步步入稳定供需阶段。因此现在包括机器人、大模型在内的系列新技术到来,也一定会出现重复的资源投资浪费。

宋向清也提及,随着大量企业涌入新兴市场,产能扩张速度可能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导致短期内出现产能过剩。例如,光伏、锂电等产业在发展初期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但是,新兴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当市场出现过剩时,价格下降、利润空间压缩,会促使部分企业退出市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同时,新兴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剩效应。在此背景下,相关已入局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同时更要制定清晰的战略,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选择适合的新兴领域进行布局,从而推动技术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