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升级创业大赛,烟台“三箭齐发”引凤来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3:35:00    

当城市与人才开启“双向奔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第十届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暨产业领军人才“优聘计划”新闻发布会给出创新答案:通过赛道精准化、服务生态化、政策人性化三大升级,构建起“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烟台这座滨海城市正以“量身定制”的诚意,为每位创业者提供成长的沃土,构建起产业与人才深度对接的新生态。

赛事创新升级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本届大赛在延续往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关键性突破。首先,赛事与烟台重点产业的结合更加紧密,围绕烟台市“9+N”产业以及16条重点产业链面向全球征集优秀项目、企业,重点突出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材料、光电、低空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并设置6条相应的产业赛道,精准吸引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项目报名参赛,确保项目征集与城市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赛事招引实效性显著提升。大赛筹备期间,组委会深入区市走访对接,收集汇总项目招引需求,详细统计需求的具体技术方向,切实围绕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需求,确定了牟平区的烟台蓝色药谷·生命岛、海阳市的东方航天港产业园、黄渤海新区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和光电传感产业园等12个重点园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培植新质生产力,定向精准组织项目征集和遴选工作,方便参赛人才更加清楚、高效地选择园区进行洽谈对接,进一步增强项目招引实效。

赛程设计方面体现出更高效率。从报名到总决赛仅用4个月时间,并创新性地将大赛总决赛和颁奖典礼与第二届“烟台人才节”相结合,形成人才工作的叠加效应。这种安排既保证了项目筛选的质量,又加快了优秀项目的落地速度。

从政策礼包到生态赋能

打造人才“强磁场”

招才引智,关键在落地。烟台深谙此道,从赛事筹备阶段便着手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大赛组委会不仅组织区市、园区与项目方“一对一”洽谈,还主动带队赴外地考察重点项目、企业,确保优质项目“招得来、留得住、长得好”。

烟台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腾介绍,这座工业门类覆盖37个行业的城市,已形成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也在快速崛起。大赛期间,组委会将联动产业链头部企业和上下游关联企业,从研发支持、技术转化、市场渠道等方面,多维度提供精准配套资源,助力项目落地就可快速运营发展。

服务层面,烟台打出“组合拳”:从工商注册到人才公寓,从政策待遇申领到法律咨询,全程专人跟进。“我们将积极撬动有关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广大社会活跃资本,协调有关金融机构,积极关注解决项目投融资和贷款需求,全力支持项目选择烟台、落地烟台,蓬勃发展、创赢未来!”高腾表示。

让每颗创新的“种子”

都能生根发芽

人才与城市的合作,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烟台深知,尊才、爱才、敬才的城市品格是广纳天下英才的金字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参加“优聘计划”选聘,未入选最终人选名单的高层次人才,如果仍然有愿意到选聘企业工作的,只要与产业发展方向相契合,同样是城市未来的重要拼图。烟台为这类人才提供“保底政策”。

——符合烟台市企业青年人才普惠性补贴政策标准条件的,博士最高可享受18万元生活补贴和最高26万元购房补贴,硕士最高可享受12万元生活补贴和最高10万元购房补贴,本科最高可享受6万元生活补贴和最高5万元购房补贴。

——符合烟台市高端人才引育“双百计划”政策标准条件的,可优先推荐申报“双百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入选后可享受最高200万元综合资助。

——不符合“烟台优才卡”颁发条件的,可破格颁发“烟台优才卡”,根据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情况,对应享受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职称评聘、公寓租赁等29项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政策。

“这些政策不是‘安慰奖’,而是烟台对人才的长期承诺。”烟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吕永杰强调,城市的诚意不仅体现在政策条文里,更在于每一次为人才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中。

从赛制革新到生态构建,烟台正将“引才”转化为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当城市以产业为锚、以服务为帆,人才与企业自然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在这里,每一份才华都不会被辜负,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YMG全媒体记者 夏丹 张孙小娱 通讯员 杨舒程

责任编辑:王宏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