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社会工作领域首批场景机会清单在蓉发布!快来找机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1:07:00    

4月9日,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场景创新·机会无限”——社会工作领域首批场景机会清单发布会在成都举行。红星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市区两级社会工作部门代表以及行业协会商会、企业、社区代表等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成都市社会工作迈入“场景驱动、多元共治”的新阶段。

“不虚此行”是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党支部书记、副秘书长王磊参会后最大的感受。

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解释,自己还没来得及将此次活动发布的144项清单全部看完,但仅仅观察到几项清单,便已经能找到机会,“近期成都市发布的场景清单很多,昨天同样是在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发布了低空经济创新场景首批清单,这些清单发布为社会组织和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和机会。”

现场发布场景机会清单144个

红星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活动现场发布了市、区(市)县两级场景机会清单144个,涵盖新兴领域、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社会工作重点领域。

其中,市本级11个场景聚焦“新兴领域创新服务、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智慧赋能驱动转型、志愿服务与人才培育”等重点方向,直击企业难点、民生痛点与治理堵点。包括“蓉会通”惠企直通车搭建企业综合服务阵地、“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推动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一体化创新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等。

成都市社会工作领域首批场景机会清单

成都高新区、金牛区、郫都区、青白江区也在现场推介了“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建设”“金小志—志愿服务主题”“蓉合共治—三级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青言青语—民情民意观测点”等地方特色场景,充分体现区域发展与全域联动的有机结合。

据悉,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一对一对接洽谈环节,50余家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代表与23个区(市)县社会工作部门负责人展开深度交流、现场对接,围绕产业园区服务、智慧社区建设、志愿服务平台等场景建设与合作探讨落地路径。

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续还将通过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跟踪机制等措施,为合作主体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并呼吁各界以“清单”为纽带,将场景机会转化为可量化、可感知的实践成果,共同激活社会工作“一池春水”,为成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创新动能。

社会组织:

将进一步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面对活动上发布的场景机会清单,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程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清单为软件行业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发展机遇,也为软件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合作机会。

“今天有幸参加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的这场活动,就像今天的主题一样,场景创新机会无限。”程宏强调,软件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的桥梁和纽带,一直在寻找各种机会,为企业提供支持,借今天市委社会工作部首批清单的发布,他们也发现了有很多适合软件企业的机会。

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程宏

程宏特别提到,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是软件企业的重要应用场景,软件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参与这些场景的建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对我们软件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像今天发布的场景清单中,就有社会工作一体化创新应用场景建设,聚焦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凝聚服务群众等工作,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试点建设智慧应用场景。”程宏说。

程宏进一步提到,除了社会组织,此次活动还吸引了多家软件企业参与,这些企业未来都将有可能在今天发布的场景清单中受益。

“今天,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也参加了发布会,久远银海是成都市链主企业、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以社保应用软件为主。”程宏认为,考虑到社保涉及千家万户,从今天的清单发布来看,对这家企业将有很大的帮助,“在未来,我们还将带领企业积极参与这些场景的建设”。

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党支部书记、副秘书长王磊向记者介绍,今天的活动为行业商协会提供了更多机会参与产业建设中,他重点关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平台。

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党支部书记、副秘书长王磊

“航空航天涉及的高技术产业细分领域很多,涵盖范围广。我们联盟一直在做前期工作,后续还将积极参与清单中的项目,力争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我关注到天府新区的技术转移平台,希望能更深入了解。”王磊说。

对于社会组织发挥的积极作用,王磊认为最重要的是能体现公正,公平,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对接效率,积极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社会组织一定要做好政府的‘小喇叭’,企业的‘收音机’,要把企业的声音收上来,同时要做好产业的推手。”

对于后续如何将清单进一步触达更多的企业,王磊提到,联盟将结合联盟职能作用和企业诉求,对清单中的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利用好场景清单提供的机会,为企业、产业服务赋能,同时,他们也会利用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宣传,让更多企业了解这些机会。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陈怡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