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美被质疑产品添加EGF,凌晨回应“未添加”,该品牌去年营收45亿元
2025-04-12 21:01:00
来源:西宁晚报
一颗颗枸杞凭着人工智能技术“改头换面”,“裂变”成多种形态,满足人们“舌尖上”的需求;高原牦牛藏羊精深加工后,其独特风味散发得淋漓尽致;普通的液态奶经过研发创新后,衍生出琳琅满目的酸奶、冷饮产品;沙棘原浆、牦牛肉干、高原菊粉、青稞核桃酥、油菜蜜、沙棘籽油胶丸……这些高原特色产品变身“明星”,走出青海,销往全国各地。
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生物园区),除了这些热销的高原特色产品外,还汇聚了西北骄、一片绿、百岁、小西牛、天露乳业等一批青海老字号企业。在这片沃土上,高原特色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各生产企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让青海高原特色产品焕发出勃勃生机。
龙头引领驱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特色产业集群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力量。生物园区汇聚了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和中藏药产业集群优势,一直以来,在推动高原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这些特色领域的龙头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海塞奇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特色领域龙头企业的杰出代表。自2010年创立以来,塞奇烘焙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集生产、销售、观光、培训教育、DIY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烘焙企业。走进塞奇烘焙的中央工厂,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10万级无菌化净化设备确保了生产环境的安全卫生,达到医疗药品生产标准。这里采用人工与自动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烘焙师傅们凭借精湛技艺,将优质原材料转化为一个个美味的烘焙产品。从最初的小门店起步,塞奇烘焙锁定“建好面包工厂,做好地方品牌”的目标,树立“用良知精致好产品,用美食幸福一座城”的企业发展理念,打造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严格把控品质。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出“青稞乳酪月饼”“青稞桃酥”等一系列特色烘焙产品,开创了烘焙行业新方向。
除了青海老字号“塞奇”外,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乳制品领域也成绩斐然。其生产的酸奶独具特色,口感醇厚、奶香浓郁,独特的醇香吸引了众多食客,成为青海味道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生物园区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在专精特新上精耕细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将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好高原特产这张王牌的同时,实现了“青字号”特产走出青海、走到全国、走向世界。
政策“沃土”为企业发展输送“营养”
生物园区中藏药及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122家;形成年产中藏药5000吨、虫草菌粉250吨的生产能力;园区拥有年处理沙棘5万吨、枸杞8万吨、青稞3万吨、鲜奶20万吨的加工能力,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高原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如今,生物园区的特色产业集群正向新而行、向质图强。
一直以来,高原特色生物产业与生物园区相互依存、水乳交融。生物园区高原特色生物产品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扶持及优良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园区管委会立足园区所有、园区所优,全力打造“流程便利、办事更易、效率更高、服务更优、获得感更强”的营商环境“升级版”,从“资源、服务、企业、市场、政策”五端发力,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聚焦技术赋能和政策引领,优化创新环境和要素环境。深化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推动“有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并深入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此外,园区管委会聚焦企业的实际需求,全力破解企业不动产登记难题,灵活盘活闲置资产,积极开展助企帮销活动。
“生物园区将继续围绕高原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在政策环境打造、社会环境营造、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久久为功,鼓励企业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更多‘青字号’特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生物园区的‘舌尖味道’香飘万里,成为展示青海特色文化和经济发展成果的亮丽名片。”生物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张国静)
2025-04-12 21:01:00
2025-04-11 10:02:00
2025-04-11 09:44:00
2025-04-11 07:02:00
2025-04-11 01:20:00
2025-04-10 19:21:00
2025-04-10 13:15:00
2025-04-09 12: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