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市福田产业对接会暨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共建大会召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1:55:00    

4月25日,由深圳福田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组织,"机器人+矿山"产业协同推进方阵、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承办的福田产业对接会暨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共建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此次大会以"机器人·未来已来"为主题,旨在通过政企研协同发力,破解矿山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瓶颈,加速具身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

活动现场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余枫致辞时表示,福田区将依托大湾区核心区位优势,持续完善“政策支持+场景开放+金融服务”全链条生态,推动机器人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福田区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高增针对福田区进行科技创新政策解读、重点园区规划及营商环境推介,向参会者展示了区域打造全球机器人创新策源地的决心与行动。

具身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应运而生,产业链协同再深化。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雷、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帅、广东泰途科技有限公司CEO朱育松、鹏城实验室副研究员刘凌波、钢研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深圳)有限公司领域技术部副主任杨良滔、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江思为联盟揭牌。

该联盟以需求为牵引,聚焦突破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同步推进人机协作、场景适配等标准体系建设,旨在打通技术研发、认证测试到市场落地的全链条堵点,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推动产业生态协同创新。

福田区创新实施"空间即服务"战略,首批"机器人生态孵化楼宇"授牌仪式在华强科创广场、智方舟创新中心、天使荟·北方大厦举行,政府联合华强新城市、中电智方舟、北方工业等产业载体运营方,构建"政产学研用"闭环生态。

技术领航环节,金砖未来网络研究院李纪超、鹏城实验室刘凌波、中国信通院张昊三位专家,分别围绕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前沿场景应用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展开深度解析,为技术发展指明路径。针对产业"供需错配"痛点,中电海康、中煤科工、钢研国际等需求方与意法半导体、朗华供应链、泰途科技等供给侧展开精准对接,涵盖小微特机器人定制、矿山智能装备升级、新材料研发配套等场景,现场达成20余项合作意向。

大会重磅发布跨行业场景应用案例,直击市场痛点。王雷分享了矿山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化应用与商业落地案例。王雷指出矿山机器人产业短期内需夯实底层工艺与标准体系,中长期则依赖具身智能突破与跨领域协同,最终实现“少人化→无人化→自适应化”的产业升级目标,我国矿山智能化必将迈入"少人化、无人化、本质安全化"的新纪元。

广东领益智造自动化负责人谭军先生带来智能制造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案例分享。从“人眼检测”到“机器视觉”,从“单一机械臂”到“柔性协作系统”,领益智造的实践印证了具身智能对制造业的颠覆性变革。深圳玉树智能服务交付总监周寅先生分享全场景立体化智慧环卫解决方案,从“人扫马路”到“机器织网”,智慧环卫让城市管理更高效、更低碳。

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人工智能专班办公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具身智能工作组副秘书长李纪超、鹏程实验室、拓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刘凌波,中国信通院南方分院院长助理、福田区人大代表张昊,分别分享了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热点前沿技术,为具身智能产业技术攻关提供了系统性指引。

文|记者 沈婷婷

图|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