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校生到复旦博士生!镇江小伙用11年交出精彩答卷
2025-07-27 14:45:00
扬子晚报网7月27日讯(通讯员 徐静碧 刘春 记者 姜天圣)2025年7月,一封来自复旦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悄然抵达镇江。收件人潘成宇,这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分院)2019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用十一年的光阴完成了一场从职校生到顶尖学府博士生的非凡旅程。
录取通知书
这条路上没有惊天逆转的剧本,有的是一位平凡青年以选择为笔、以坚持为墨,在岁月里一笔一画写就的精彩答卷。
2014年,当潘成宇初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时,他不过是班级中不起眼的一员。班主任蔡雪老师记得这位“从未拿过第一”的学生,他的名字很少闪耀在领奖台的聚光灯下。然而,在蔡老师如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中——从探讨学习本质的恳切交流,到备考“专转本”时耐心细致的答疑解惑——一颗向上生长的种子,悄然埋入少年心中。
那些平凡日子里的引导,让潘成宇第一次清晰触摸到了“向上”的切实可能。
2018年9月,这颗种子破土而出,催动他踏上“专转本”的备考征途。每日雷打不动的认真复习,最终在2019年春天结出硕果——他成功考入三江学院机械专业。
潘成宇
当疫情将课堂搬上网络,潘成宇并未止步于本科的门槛。他敏锐意识到“本科学历不是终点”,毅然投入长达八个月的考研攻坚战。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成为他坚持路上的厚重里程碑。
从机械到材料,潘成宇直面跨专业的陡峭山壁。研一扎实的基础学习,为他埋下了攀登学术高峰的种子。研二、研三实验室里长明的灯火,见证了他完成课题设计、撰写并发表数篇SCI论文的奋斗轨迹。青春的汗水无声浸润着科研的沃土。
考博之路并非坦途,因科研成果尚显单薄,他曾被心仪的院校拒之门外。对潘成宇而言,失败绝非停滞不前,而是沉淀与再出发的契机。
在那一年的沉潜时光里,他梳理成果、潜心研究、继续发表论文,默默积聚力量。当2025年复旦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惊喜降临,不仅为这段十一年的曲折攀登画上圆满句号,更为他开启了求知路上的崭新篇章。
潘成宇的故事里没有传奇般的一步登天,却有着平凡土壤中倔强生长的强大力量。从职校生到名校博士,他用十一年光阴证明:优秀从不拘泥于一种形态——那些在平凡起点上勇敢选择方向的定力,在挫折低谷中依然紧握初心的韧性,才是青春最为动人的光芒。
他的足迹无声印证:人生道路的宽度,终究由坚持的深度与选择的勇气共同丈量。
2025-07-27 14:45:00
2025-07-09 10:15:00
2025-07-08 10:22:00
2025-06-30 06:34:00
2025-06-27 13:49:00
2025-06-16 07:55:00
2025-06-14 00:09:00
2025-06-05 2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