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售纸扎豪车高仿冥币涉嫌违法
2025-04-04 13:17:00
春季到来,气温回暖,参与户外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放风筝是一项春季常见的户外活动,但近年来,风筝线伤人的事故不时发生,为这项活动的潜在风险敲响了警钟。
新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多种材质的风筝线,联合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展开测评,使用黄瓜、土豆、白萝卜等食材向风筝线上撞击,发现风筝线在拉紧状态下可以轻易割断黄瓜、土豆、白萝卜。
记者购买的凯夫拉线、鱼线、尼龙线(从左至右)。 新京报记者 左琳 摄
伤人事故频发,肇事者难寻
近日,国内发生多起风筝线伤人事故。
3月22日,河南安阳,17岁男孩小张在骑行电动自行车的过程中,突然觉得脖子被勒痛,他发现脖子上出现了一道长长的伤口。“孩子的脖子就像被刀割了一样。”小张的爷爷说。小张解释,他骑行路上横着一根白色的尼龙线,推测是风筝线,附近广场上经常有人放风筝。小张的伤口缝了21针,医生表示伤口处已经能看到动脉搏动,如果伤口再深一点儿有可能危及生命。
3月23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自己骑行中被风筝线刮倒的视频。他在成都青龙湖公园附近的绿道上骑自行车,眼前隐约出现了一根风筝线,他赶紧减速,并提示旁边其他骑行者注意安全。但他还是被风筝线刮倒在地。他在评论区发布了风筝线嵌进头盔的照片。评论区还有网友提到,汽车后视镜曾经被风筝线拦腰割断。
早在2024年3月,成都就已印发《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绿道骑行管理办法(暂行)》,其中明确规定,在环城生态区绿道上不得摆摊设点、放风筝,影响绿道正常通行或危及其他游客安全。
不仅公开道路、公园会发生此类事故,曾有骑行比赛中骑行者也被风筝线勒伤,且此类事故难以寻找肇事者。2024年11月,一名女性骑行爱好者在南京参加“骑遇盘城”单车露营大会暨乡村自行车个人计时赛时,脖子被赛道上横着的风筝线勒伤,该女子向赛事主办方索赔。比赛举办一周前,自行车比赛的场地曾举办过风筝表演,该女骑手认为主办方维护骑行场地不到位,也未预料骑行赛道上可能出现风筝,没做应急预案,她受伤后没有医疗人员第一时间来查看伤口,清洁消毒都是骑友帮忙。
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也有不少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孩子在公园或小区里玩耍时被风筝线割伤的经历,并提醒网友,“远离风筝”“孩子多的时候别玩风筝”。
北京宋家庄附近桥上放着风筝爱好者的风筝。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
风筝线韧性强,拉紧时瞬间割断土豆
新京报记者走访十里河天娇文化城多个风筝店铺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风筝线是凯夫拉线、鱼线等,优势是强度韧性高、拉力和抗风性强、耐磨性好。过去常用的是棉线、尼龙线,风阻大,强度低,手动就能轻易扯断。
记者在电商店铺和线下店铺发现,凯夫拉线价格较贵,分多种型号不同股数,通常五六百米起卖,长的能达到1500米至2000米。一捆凯夫拉线,通常在40元到300元之间。据客服介绍,凯夫拉线是芳纶纤维(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材质,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发的高性能合成纤维。鱼线和尼龙线则较便宜,一捆几十元左右。
新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凯夫拉线、鱼线和尼龙线,联合北京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对其杀伤力进行测试。
两名消防员先后拉紧三种线,并用黄瓜、土豆、白萝卜和冻猪肉进行测试。消防员先后手持食材向风筝线上快速撞击,结果三种线都瞬间割断了黄瓜、土豆、白萝卜,切割面非常平整,并深深地在冻猪肉上勒出了一条痕迹。
白萝卜被风筝线整齐切下。 新京报记者 左琳 摄
北京市风筝协会秘书长左留标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虽然风筝线大多为绝缘材质,但不乏含有铁丝、钢圈等金属,如果遇到下雨天,风筝线会受潮导电,就算风筝线没有受潮,但是它电阻率过低,碰上高压线,在高电压的作用下根本不能保证绝缘。另外,风筝线手柄的塑料材质,也起不到绝缘和防止高压触电的作用。
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提示,放风筝时应当选择开阔平坦、远离人员、远离树木、高压电线等障碍物的地带;尽量避免颈部、面部和手指接触风筝线;如果看见附近有人在放风筝,要提高警惕注意绕行,行人应当停止奔跑,骑行者应减速慢行或下车推行;如果风筝挂在树上或建筑物上无法取下时,应当剪断风筝,避免风筝线伤及路人;如果风筝线缠绕在了电线上,不要擅自摘取,应及时报告电力部门清除,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风筝线嵌进猪肉。 新京报记者 左琳 摄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左琳 实习生 武亮亮
编辑 刘倩 校对 赵琳
2025-04-04 13:17:00
2025-04-03 15:44:00
2025-04-03 15:33:00
2025-04-03 15:30:00
2025-04-03 15:12:00
2025-04-02 17:08:00
2025-04-02 15:33:00
2025-04-02 1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