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童”行 共护成长 ——商南县医院走进雅都幼儿园开展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
2025-04-01 13:44:00
2025年3月30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广东省医院协会主办的“肺癌防控·结节无忧”科普活动上,全省首个“肺结节无忧”健康俱乐部正式成立。据悉,这一由三甲医院、专业协会及癌症康复公益组织共建的创新平台,标志着广东在肺癌早筛早诊早治领域迈入“精准筛查+全病程管理”新阶段。
“抗癌斗士”见证筛查力量
71岁的陈姨是广东省肺结节无忧健康俱乐部的首批会员,这位抗癌38年的“斗士”曾两次战胜乳腺癌,这些经历让她对癌症风险有着深刻认识。
了解到乳腺癌患者肺部转移风险相对较高后,如今她每年都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将潜在的肺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陈姨现在生活十分舒心,每年都跟朋友们去旅游。“虽然得了病,但是我却很幸运,有了‘肺结节无忧’俱乐部的专业团队的守护,我们这些癌症康复者终于可以安心与健康同行了。”
早筛数据揭示防控紧迫性
在我国和全世界,肺癌都是发病率、死亡率第一的癌症,“Top Killer”我国每年新发病例73.3万。“通过早期筛查,我国可减少199万肿瘤相关死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肺癌患者73.3万,其中62%的死亡病例本可通过筛查避免。”广东省肺癌研究所、肺外科副主任医师江本元透露,某单位2020年对职工进行CT筛查后,621个肺结节中确诊肺癌61例,早诊率达92.2%。”早筛早诊的威力就像在肿瘤萌芽阶段按下暂停键。
然而,现实困境依然存在。据报道,美年大健康2023年690万体检数据显示,肺结节检出率高达55.9%,但70%患者因此产生焦虑。“很多人对肺结节存在认知误区。”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和高级医疗中心(全科医学科)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联盟执行主席陈炼主任指出,胸部X光只能发现13毫米以上结节,而低剂量螺旋CT的最小层厚可达0.625毫米,可有效检测1-2毫米以上的肺结节,因此,在筛查工具上明确低剂量螺旋CT更有效。同时,96%发现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因此大众对于肺结节也不必过于紧张。
三级防控体系破解管理难题
新成立的俱乐部正是破解这一困局的“金钥匙”。据记者了解,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联盟(简称“三早联盟”)成立于2020年11月7日,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发起,联合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50家单位。以吴一龙教授、钟文昭教授、龙浩教授为代表,汇聚了众多肺癌领域的顶级专家。联盟旨在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来应对肺癌威胁,提高早诊比例和患者五年生存率。计划在省、市、县、区、镇五个层级建设50家标准化的肺癌早筛早诊早治中心。
作为“三早联盟”有力的补充,“肺结节无忧”健康俱乐部将联合公立医院、社区医院、民营医院、体检中心、保险公司、公益基金会等多方力量,进行更广泛的科普宣传以及义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动态监测;开通三甲医院绿色转诊通道;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定期科普答疑,帮助大众提高对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认识。
“早筛是起点,科学管理才是关键。”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联盟顾问委员会主席吴一龙教授强调,肺癌患者的生存取决于早期发现,因此对肺癌的早筛早诊是决定肺癌能否取得治愈的关键步骤。我国政府提出在2030年要把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到46.5%,其中最大的决定因素在于如何把肺癌的生存率提高。他希望,大众能够意识到肺癌的危害性,更意识到通过早筛早诊早治可治愈肺癌。
“肺结节无忧”健康俱乐部负责人陈炼主任介绍,将会定期开设“结节无忧课堂”破除大家在肺结节上的认知误区以及组织志愿者活动缓解大家的焦虑情绪。“我们要让大家明白,肺结节不等于肺癌,规范管理才是无忧密钥。”
文、图 | 记者 张华 林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