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应激反应驱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机制揭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0:09:00    

【来源:连云港市科技局_科技前沿】

科技日报讯(柳鑫记者滕继濮实习记者夏天一)记者日前从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张倩团队揭示了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1A1蛋白A-to-IRNA编辑通过抑制胞内氧化应激反应驱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新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快报》上。

团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吴言介绍,科研团队首先通过Sanger测序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样本中CYP1A1基因第4885位的A-to-IRNA编辑比例显著增加,从而导致CYP1A1蛋白第462位由异亮氨酸(I)转变为缬氨酸(V)。进一步研究发现,ADAR1(一种RNA编辑酶)能够特异性调控该编辑位点的编辑比例。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定点编辑技术将CYP1A1第4885位A转变为G,体内外验证表明编辑后的CYP1A1能够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

“我们通过转录组结合细胞实验表明与野生型CYP1A1相比,编辑后的CYP1A1通过PI3K/Akt途径依赖性激活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导致其与CYP1A1的相互作用增强。”张倩说,团队进一步利用蛋白质组学、Co-IP与免疫荧光等实验表明大量的HO-1易位至细胞核中以抵抗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氧化应激,从而加快肿瘤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CYP1A1的I462VA-to-IRNA编辑事件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驱动肺癌发生的新机制,并提示CYP1A1-HO-1-PI3K/Akt轴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将为未来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干预提供新的潜在靶点。”团队成员、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博士生王志鹏表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