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困”何时了?江门中医生为你推荐几款食疗方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5:08:34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只有我“枯了”。你是不是感觉即使晚上有充足的睡眠,白天仍然有明显的困倦感?不由自主地昏昏欲睡?其实这就是“春困”!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肝脏,春季阳气升发,肝气过旺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虚湿盛”,出现乏力、嗜睡。而且春雨增多,环境湿气入侵体内,阻碍阳气升发,加重疲倦感。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朱连雨介绍,春季气温回升,人体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大脑供血相对减少,易导致困倦;此外,随着春天日照时间变长,人体褪黑素分泌减少,昼夜节律需重新适应,可能引发短暂疲劳。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朱连雨。 受访者供图

春季如何养生?

朱连雨表示,春分时节,阳气升发,肝气易亢或郁结导致情绪波动,甚至是焦虑、失眠等情志疾病的产生,养生重点应围绕“疏肝解郁、调养情志”展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生:

平衡阴阳。饮食寒热均衡,如搭配温性姜葱与凉性春笋;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适度运动。晨练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或踏青,促进阳气生发,改善血液循环。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市民可通过交谈、写日记等方式释放负面情绪;还可开展音乐疗法,可以聆听《春江花月夜》或《胡笳十八拍》等音乐,调和肝脾;或者进行冥想与呼吸练习,每日静坐10分钟,配合腹式呼吸,帮助平复情绪。

“春捂”有度。春分后昼夜温差大,穿衣需“下厚上薄”,重点保护腰腹、足部,避免寒邪入侵。

如何缓解春困?这些小技巧请收好:

朱连雨建议,春季可以合理午睡,午间小憩20—30分钟;按压太阳穴、百会穴(头顶正中)或风池穴(颈后两侧),可以提神醒脑;饮食上要注意少油腻多清淡,适当吃辛甘发散食物,如韭菜、香椿,少吃酸涩收敛之品,如柠檬等;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除湿器等减少湿气。

朱连雨为市民推荐了几款适合春季养生食疗方子:

1.山药薏米粥

材料:山药50克、薏米30克、粳米50克。

做法:薏米提前浸泡2小时,与粳米同煮至半熟,加入山药熬至软烂。

功效:健脾祛湿,缓解脾虚湿困导致的疲倦。

2.陈皮玫瑰花茶

材料:陈皮3克、玫瑰花5朵。

做法:沸水冲泡,焖5—10分钟后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除湿,缓解春困。

3.枸杞菊花茶

材料:枸杞10克、菊花5克。

做法: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饮用。

功效:清肝明目,适合春季肝火旺、眼干涩者。

4.茯苓红枣汤

材料:茯苓15克、红枣6枚、瘦肉200克。

做法:瘦肉焯水后与茯苓、红枣同炖1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健脾安神,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困倦。

(温馨提示:食疗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

撰文:吴惠芳 冯晓琳

策划:李俊

【作者】 吴惠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