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那些充满禅意的诗词,指引你走出精神内耗,你知道多少句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8 08:40:56    

古代诗词可以说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很多篇章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而茶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用古诗词包裹着的茶带着文化气息,可以说独树一帜,别有一番滋味,让人眼中有诗,心中有茶,只觉茶香扑鼻,带着香味和禅味。


一、禅诗


1、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杜荀鹤《赠质上人》

释义:遇到人也不会去聊人世间的琐事,仿佛是一个置身于世间之外的人一样。不谈论别人是非,可免除一切麻烦。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一个人的心境不该因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契此和尚《插秧诗》

释义:所插的秋苗需要根须千净,将来才能长成“稻(道),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


4、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石屋禅师《山居讨》

释义: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未来的事情也不必提前去考虑。


5、

有为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唐•吉逾 《题云居上寺(并序)》

释义:人生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什么事都不能永恒不变。暗示了一种转瞬即逝的观念。

6、

端坐念真相,此便是如来。

一唐•王梵志《五言》

释义:形体端正,意念专一,方能看到真相,坐禅体悟间,一念若悟,众生成佛。


7、

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唐• 李咸用《赠山僧》

释义:难道你们真的是住 在空空如也的地方吗?即使是像你们说的空空如也,这些美好的景色,它们都是人世间的尘埃啊!


8、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唐•李商隐《北青萝》

释义:对于苍茫世海,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一粒尘沙罢了,既然如此,又何必纠结于爱恨呢?


9、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冯道《天道》

释义:但做义举、行善事,不要问有什么结果,你不要问能带来什么好处,老天自有安排。


1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苏轼《水调歌头》

释义: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二、禅茶诗

11、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唐·钱起《与赵莒茶宴》

释义:夏日竹林,青翠欲滴,对饮紫茶,甘甜滋味胜似刘霞仙酒。带洗尽红尘杂念,茶兴更浓,听蝉鸣吵闹,不觉已是夕阳西下,树影斜映,奈何不舍归去。不如放下心中杂念,没有思虑,怎会不多了自在潇洒。

唐朝时期,饮茶风气盛行,不管是皇室宗亲,达官贵人,都喜欢以茶当酒,品鉴消遣。据记载,中唐时期出现茶宴,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曾与赵莒一起举办茶宴,地点的选取也很别致,在竹林。不过,他们可没有“竹林七贤”的狂放、恣意,只是饮茶,谈心,静心,放空自己,在蝉声缭绕中直至夕阳落幕。事罢,钱起写下《与赵莒茶宴》,记录这次盛宴。翠竹林中饮紫茶,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忘我,与俗世隔离的淡然。


12、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唐·顾况《过山农家》

释义:山溪小桥,潺潺流水,涓涓不断。诗人踏上小桥,已是正午,只听茅屋外鸡叫不断,带着浓浓的烟火味。不要责怪晒茶时候烟雾熏人,毕竟农人最喜这样的日子,天气正好,最适合晒谷子。茶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文人自有文人留下的佳话,普通百姓,也有着与茶的烟火滋味,不是吗?



13、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唐·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

释义: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场景,也藏着对贡焙新茶的赞美。皇帝春游驾车归来,已是微醉状态。这时,宫女们打开帘子,送来茶水,这场面再是快乐不过的,原是湖州的贡焙新茶到了。


中国古代贡茶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地方官选送,称土贡;一是朝廷指定生产,成贡焙。这里的“吴兴紫笋”,指的就是湖州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贡茶。在当时,唐代茶叶的产销中心已转移至浙江、江苏等地,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朝廷并在此设立贡焙院。湖州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采制宫廷用茶的贡焙院所在地。虽然带着浓厚的皇室风采,但也阻挡不了人们对贡焙新茶到来的欢欣雀跃。



14、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释义:这是首,不看作者,怎么也不像“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杰作。原来,陆放翁也有如此沉静叹息之时。古诗看似柔美,但怎么读都觉得里面藏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与其说诗人在写临安春雨,倒不如说在写自己的心境。

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但陆游并未得到重用,之时在江西、福建担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家后五年,他更是远离朝政,但对朝堂政治变换,世态炎凉,却有了深切体会。写下这首诗时,陆游已年过六十,宦海沉浮中壮志难酬,生活中也经历了各种不幸。即便如此,他也只能感慨悲叹这凉薄的社会。


15、

一抑重教又一扬,能从草质发花香。

神奇共诧天工妙,易简无令物性伤。

——明·朱升《茗理》

释义:将新鲜茶叶按在一起,又颠簸上扬,如此反复,茶叶自带的香味转变成花香。其中奥秘便是,在制作中遵循了天工,简单杀青,不会损毁事物天然的性质,才能飘散出茶香。简,也就是制茶之道,藏着禅意。

16、

禅茶诗韵十八首


礼佛焚香

净手敬意静真心,

念在灵山闻妙音。

花开无数一境地,

香通三界报春恩。

调息禅坐

负阴抱阳归心元,

定从静来菩提间。

凝息闭目思如海,

除却潮汐无波澜。

煮水云泉

燎原星火燃心灯,

金融纯水色已空。

龙吟朽木云泉起,

叶落故土轮回中。

侯汤观海

心入法境念已空,

坐许山岳听涛声。

凝眸忘却生前事,

半煮碧海今世中。

法轮常转

至纯之水洗纤尘,

法轮常转极乐真。

但读藏部空无字,

心入念海了无魂。

温壶浴佛

愿海载舟普渡行,

江山已入佛心中。

救赎众生脱苦难,

有缘相伴一壶轻。

赏茶拈花

拈茶一笑眉宇间,

世事沧桑望巫山。

天下至味茶相许,

今得夙愿拜君前。

投茶本色

但念云雨绿韵参,

空无生色意润甘。

地藏本愿自我度,

流转乾坤真味还。

冲水法雨

佛法无边今壶间,

漫天飞注疑九天。

波若浩淼圆融数,

善念修得福慧全。

洗茶涤心

本自清净亦涤尘,

勤修戒定慧至真。

一花五叶法脉盛,

空灵见性归初心。

乾坤空对

如实知心盏即空,

但求茗味问陆翁。

几片无语相依色,

半寸光阴无念中。

分茶溢慧

绿枝朦胧窗半开,

雅舍空望风自来。

静许千里杯相对,

慧随茶色溢心怀。

敬茶相惜

缘起不变前世中,

如无相惜万事匆。

不变随缘今生愿,

杯盏之外身色空。

闻香朝元

流光几度许茗香,

幽通胜境迎佛光。

吐纳氤氲元聚顶,

慧根顿悟今世长。

观色三元

水伴清风友伴茶,

浮世漂泊心即家。

绿韵幻化三元色,

一味终得绽莲花。

品茶天外

味至悠远意悬天,

对影倒映凝眸间。

自在亲许玉瓶水,

青山几叶茶成禅。

回味圆通

杯水动静呈至纯,

壶茶浓淡许味真。

因人俗雅和怡静,

得悟取舍当下心。

谢茶相邀

古道至味话茶殇,

故朝往事水中央。

推心置腹三味过,

轮回再醉聚此乡。

17、

《咏茶十二韵》

(唐·齐已·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18、

《西湖茗》

文/东都漫士

杭郡诸茶龙井优,雨前一旗一枪收。

翠芽纤手带露摘,松针红炉扁平胎。

名山名寺香茗出,狮虎云龙梅各殊。

嫩绿黄亮齐匀净,叶短芽长光滑并。

佳茗宜用虎泉烹,翠郁甘美四绝称。

细啜缓咽品风韵,至纯至美君心沁。


19、

《碧螺春》

文/东都漫士

苏州太湖洞庭山,东西相分各一边。

物华天宝出佳茗,春雷惊坼嘉木尖。

明前采得带露鲜,杀青揉搓妙手翻。

纤叶锅中化碧螺,隐翠白毫茸满衫。

碧螺一斤七万芽,均净不容梗相掺。

焚香通灵壶含烟,飞雪沉江舞翩翩。

春染碧水云袅袅,氤氲烟引洞中仙。

瑶池玉液鲜醇甘,余味不尽唇齿间。

20、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21、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22、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23、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24、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25、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26、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27、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28、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29、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30、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31、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

(唐·卢纶)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32、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33、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34、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35、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36、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37、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38、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9、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0、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41、

《对 茶 》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42、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43、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44、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45、

《茶诗》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46、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47、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人情世故,冷暖自知吧!


48、

《雪煎茶》

 【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49、

《客 来》

【朝代佚】陈志岁

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

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


50、

《赵朴初五绝茶诗》

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

51、

《黄胤然创意的系列茶诗》

茶煮禅空香自在,

琴鸣道妙韵天成;

此联有四种微妙读法:

茶煮,禅空香自在;

茶煮禅,空香自在;

茶煮禅空,香自在;

茶煮禅空香,自在。



52、

【摊破浣溪沙】

【当代】黄胤然

丽日山南古树旁,

青岩流水水流长。

梅和琴觞小轩外,

好风光。

松月朦胧唐意象,

竹云迢递宋词章。

杯盏洗空天下事,

等茶香。


53、

《赵朴初七绝茶诗》

深情细味故乡茶,

莫道云踪不忆家。

品遍锡兰和宇治,

清芬独赏我天华。



54、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55、

《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

玉鼎注漫流,圆月探奁;

侵寻发美鬯,圆月探奁;

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

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三、题画诗

明 沈周 《落花诗意图》


“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


马远《岁寒三友图》

题画诗自元代开始,蔚为大观,尤其是文人画。其主要目的是补“画外之意”。与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诗情画意,意味悠长。

以下精选的均为名家题画诗,由于很多画作已轶,所配图并不一一对应,但相信读者能从诗中感应到原作的美好意境。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唐)王维《画》

楚色三江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王维《汉江临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子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溟》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局部)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雾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唐)王维《过香积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缜《离思》之四


马远《梅花书屋》

暮从碧山下,山岳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相携及田家,山月随人归。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夜酒》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马远《对月图》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叶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君同。

——(唐)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音便拟归。

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马远《松月图》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马远《举杯玩月图》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船风雨看潮生。

——(唐)苏禹钦《淮中晚泊犊头》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李贺《梦天》

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 天津博物馆藏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意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五代)李唐《七绝》

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

试君眼里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宋)苏轼《题王晋卿画后》

马远《踏歌图》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

——(南宋)马远《踏歌图》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宋·惠崇《沙汀丛树图》 辽宁博物馆藏

山色空蒙翠欲流,长江清澈一天秋。

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渔舟。

——(宋)钱选自题《秋江待渡图》

东风一样翠红新,绿水青山又可人,

料得春山更深处,仙源初不限红尘。

——(元)张圭题展子虔《游春图》

《游春图》局部

丰草茸茸软似茵,长松郁郁静无尘。

相逢尽道年华好,不数桃源洞里人。

——(元)黄公望题《赵松雪山居图》

谁家亭子傍溪湾,高树扶疏出石间。

落叶尽随溪雨去,只留秋色满空山。

——(元)黄公望自题《秋山林木图》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俑陂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元)黄公望题倪瓒《六君子图》

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

金陵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

闷闷清谈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

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

——(元)倪瓒自题《容膝斋图轴》

元 倪瓒《容膝斋图》

危栈粘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

半程微觉驴鞍湿,记犯山腰一阵云。

——(元)林纾自题

客来客去吾何孤,山静山深事亦无。

一卷《黄庭》看未了,紫藤花落鸟相呼。

——(元)王蒙自题《茅屋讽经图》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墨法似营丘,散落人家二百秋。

咫尺画图千里思,山清水碧不胜愁。

——(元)王蒙题范宽《山水画卷一》

一幅米家山,纯以墨为戏。

少许胜多许,涂抹有生气。

于今丹青手,罕识画禅意。

——(明)董其昌自题

桃源胜境

山居幽赏入秋多,处处丹枫映黛螺。

欲写江南风景好,川一派出维摩。

——(明)董其昌自题《红树秋色图》

老禅好画如好禅,不到觉悟不肯息。

——(明)汪广洋题巨然画

唐寅《落霞孤鹜》

晚风吹梦昼茫然,日影亭亭碧树圆。

客有叩门都不应,自支高枕听新蝉。

——(明)沈周自题《高枕听蝉图》

秋来好在溪楼上,笔墨牢牢意自闲。

老眼看书全是雾,模糊只写雨中山。

——(明)沈周自题《山水图》

仇英 山水

烟山云树蔼苍茫,渔唱菱歌互短长。

灯火一村鸡犬静,越来西北近横塘。

——(明)唐寅自题《云山烟树图》

骑犊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

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

——(明)唐寅自题《葑田行犊图轴》

明 文徵明 枯木竹石

落木风萧飒,秋清竹锁烟。

凉阴忽满地,斜日到窗前。

——(明)文征明自题《枯木竹石图》

醉翁酣墨如酣酒,白云乱负青山走。

临泉气岸倾王侯,子久胸襟叔明手。

——(明)李日华《题沈翠水画》

吴镇 渔父图轴

草深水暖鱼迷窟,花落泥香燕作家。

别有清森映眉目,读书窗外几竿斜。

——(明)李日华《谷雨后一日写竹》

百丈飞泉洒面凉,桃花片片泻沧浪。

道人白足元无垢,自爱空山日月长。

——(明)王宠《题文征明仿李唐沧浪濯足图》

孤峰矗矗当青天,吴楚临高一望连。

万里江流衣带水,夕阳时送出巴船。

——(明)周天球自题《吴楚一望图》

山敛云舒水自流,板桥斜搁岸东头。

茅堂幽僻人嚣远,一片闲情对野鸥。

——(明)陈淳自题《雨窗即景图轴》

吴镇 溪山高隐图

千峰顶上直通云,一水人家别有村。

直到前山兰若路,清钟落日不逢君。

——(明)李流芳自题《画似雪峤师》

云山淡含烟,疏树晴庭日。

亭虚寂无人,秋光自萧瑟,

——(明)王绂自题《水墨小景》

元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弥川急雨暗长空,无限琅玕淡墨中。

剑甲纵然军十万,欲将貔虎战斜风。

——(清)庞铸自题《秋风骤雨图》

一溪流水玉涓涓,溪上修篁接暮烟。

谁倩能诗文与可,笔端移得小江天。

——(清)庞铸自题《隔溪烟雨图》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清)郑燮自题《画竹》

山雨山云断又遮,溪前溪后几人家。

江乡湖曲多相似,树霭林烟认米家。

——(清)高士奇《题米元晖云山得意图卷》之一

清 四僧 禅意山水

潇湘烟水渺无波,京口云山晓暮多。

细雨斜风无限好,谁将艇子着渔蓑。

——(清)高士奇《题米元晖云山得意图卷》之二

一峰剥尽一峰环,折境崎岖绕碧湍。

咫尺诸天开树杪,潆回万壑起眉端。

飞梁石引烟光度,负担人从鸟道看。

拟欲寻源最深处,流云缥缈隐仙坛。

——(清)原济自题《游华阳山图轴》

石涛 水容侵古岸

书画从来许自知,修云泼墨意迟迟。

描头画脚增多少,花样人传花样诗。

——(清)原济自题《松窗读易》

野老秋江一叶轻,棹声欸乃遂幽情。

苍苍不尽诗中意,瀑布高寒韵独清。

——(清)原济自题《轻舟观瀑图》

石涛 西津野航图

惆怅当年紫玉屏,至今落日尚未醒。

我时精选一千峰,万仞飞流下深冥。

——(清)原济自题《黄山紫玉屏图》

秋涧石头泉韵细,晓峰烟树乍生寒。

残红落叶诗中画,得意任从冷眼看。

——(清)原济题八大山人《山水图》

八大山人 山水

东涂西抹鬓成丝,深夜挑灯读《楚辞》。风叶雨花随意写,申江潮满月明时。

——(清)吴昌硕自题《兰花图》

暮云千里乱吴峰,落叶微闻远寺钟。目尽长江秋草外,美人何处采芙蓉。

——(清)恽格自题《远眺》


清 髡残 结社林泉图

云蒸泽未知,隐见独多姿。

浮气须臾变,群峰幻出奇。

——(清)髡残自题《浅绛山水》

农牧渔樵何处家,黄茆屋子寄山崖。

等闲相返各泥醉,酒满瓶杯不用赊。

——(清)龚贤自题《山崖茆屋图》

龚贤 山水

木叶丹黄何处边,楼头高坐即神仙。

玉京咫尺才相问,天末风生讯管弦。

——(清)龚贤自题《木叶丹黄图》

定有人家在深处,来支草阁息游踪。

中霄坐对一壶酒,月照寒潭饮白龙。

——(清)龚贤自题《山水册十四》

龚贤 山水

锋头黛色晴尤湿,笔底春云暗不开。

墨花淋漓翠微断,隐几忽闻山雨来。

——(清)恽寿平自题《山雨图》

鸾鹤将栖处,溪烟欲上时。

虚堂清籁起,声在最高枝。

——(清)恽寿平自题《千林暮霭图》

秋声图

霜皮古柏 寒烟,曾系青牛夕照前。

记向华山山下见,等闲已过二千年。

——(清)王文治自题《古柏图》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

倾来墨渖堪持增,恍惚难名是某峰。

——(清)弘仁自题《黄山图》

弘仁《墨梅图》轴

画禅诗癖足优游,老树孤亭正晚秋。

吟到夕阳归鸟尽,一溪寒月照渔舟。

——(清)弘仁自题《题画》

片石太古色,虬松千岁姿。

相看两不厌,共结岁寒时。

——(清)查士标自题《淡色山水立轴》

陈继儒山水画欣赏《陈眉公山川出云图》

雨过石生五色,云度山余数层。

时有炊烟出树,中多处士高僧。

——(清)陈继儒自题《云山图》

树才发叶初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

不借初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清)乾隆题郭熙《早春图》

北宋 郭熙《早春图》

每爱疏林平远山,倪迂笔墨落人间。

幽人近卜城南住,写出春风水一湾。

——(明)李流芳自题《水墨山水图》

逐臣送客本多伤,不待琵琶已断肠。

勘叹青山几许泪,令人写得笔凄凉。

——(清)吴历自题《白傅湓江图》

蒲华《梅花图》

妩媚偏饶铁石肠,广平一赋韵铿锵。

罗浮梦醒哑然笑,画到梅花笔也香。

——(近)蒲华自题《梅花图》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相关文章